主办单位: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师资信息 | 顾雅君 |
---|---|---|---|
联系人: | 徐老师 | 联系电话: | 0573-82879573 |
开班时间: | 2019-04-28 | 开班地点: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培训科目: | 经济-经济学基础 | 培训人数: | 50 |
经济学,或称之为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研究、分析和解释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门社会学科。它运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概念,建立了反映市场经济中经济规律的理论,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课程的基础,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员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和提高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
1.性质:经济学是所有经济学专业以及经济学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是经济学、财经、管理类各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在各类经济学专业的全部课程中,《经济学》处于基础地位,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员进行了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储备,为他们以后学习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的图表来分析说明这些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并能对一些经济政策有所了解。
二、课程基本要求
《经济学》作为经济及管理类学习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对专业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教学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并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使学员不仅能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还能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以及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和解释身边的经济学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学习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越来越重要。学习《经济学》课程,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1、从方法上要求学生掌握好“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准确理解记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了解课程的理论体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从世界观、方法论角度,要求学生客观认识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3、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思想立场观点,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
(一)需求、供给与价格
1.需求理论:需求的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
2.供给理论:供给的概念、影响供给数量变化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表
3.均衡价格:均衡的含义、均衡的价格决定:(1)均衡价格的含义 (2)均衡价格的形成
4.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2)供给曲线的移动。
(二)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1、弹性的一般含义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 (2)弧弹性(3)点弹性(4)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5)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3、供给的价格弹性(1)含义 (2)弧弹性(3)点弹性(4)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替代品的交叉弹性、互补品的交叉弹性、不相关商品的交叉弹性
5、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的概念: 欲望的含义,效用的含义
2、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 基数效用(2)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含义、TU和MU 函数、边际量公式 、效用表、TU 和MU曲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2)关于货币的边际
(3)消费者均衡
(4)需求曲线的推导
(5)消费者剩余
4、无差异曲线
(1)关于偏好的假定
(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5)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完全替代、完全互补
(四)生产与成本理论
1、生产函数
(1)短期生产函数
(2)长期生产函数
2、成本函数
(1)短期成本函数
(2)长期成本函数
3、等斜线与扩展线
(五)市场论
1、完全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
4、寡头垄断市场
(六)分配理论
1、工资理论
2、 利息理论
3、租金理论
4、 利润理论
5、平等与效率
6、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七)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1、市场失灵: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不完全信息
2、微观经济政策
(八) 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1、GDP
2、支出法
3、收入法
4、名义GDP与实际GDP
(九)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模型
1、均衡产出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乘数
(十)国民收入决定理论:LM模型
1、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2、资本的边际效率与投资的边际效率
3、LM曲线
(十一)经济均衡模型: IS-LM模型
1、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
2、IS-LM模型
3、不均衡的状态
(十二)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十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失业的含义
2、菲利普斯曲线
3、通货膨胀
(十四)国民经济增长理论
1、新古典增长模型
2、哈罗德-多玛模型
3、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十五)国际经济学初步
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
2、国际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
4、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倾销的含义、倾销的特征
《经济学基础》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的图表来分析说明这些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并能对一些经济政策有所了解。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员为中心。积极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 、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团队学习、专家现场授课、学员课堂演讲等教学方式。
2.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即在课堂或教学区域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员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模拟公司系列实训、调查与访问、岗位见习、校园体验、管理游戏等。
3.教师及时向学员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员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员的知识面,为学员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