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 | 嘉兴市高端装备制造学会联合体 | 师资信息 | 张建国 | 
|---|---|---|---|
| 联系人: | 范晓艳 | 联系电话: | 13867356666 | 
| 开班时间: | 2019-05-17 | 开班地点: | 平湖科创中心平湖市新兴二路988号 | 
| 培训科目: | 培训人数: | 100 | 
1.1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典型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知识,以及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控制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同时了解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智能化、重载、高精度、网络化),以及工业机器人如何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为以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时,学生应具备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机械制图、金属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1.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2.了解工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的相关知识;
3.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原理;
4.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调试的知识;
5.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的相关知识;
6.能根据工作要求设计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方案。
能力目标:
主要概括知识能力层面 内容提要、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课时
| 
 序号  | 
 教学内容  | 
 相关知识点  | 
 能力目标  | 
 作业安排  | 
 建议学时  | 
| 
 1  | 
 工业机器人典型结构  |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结构类型;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 
 1.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品牌; 2.掌握不同类型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 3.掌握典型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 
 4  | 
 4  | 
| 
 2  | 
 传感器  | 
 典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传感器的检测、安装与调试  | 
 1.掌握检测传感器的安装设置与调试; 2.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 
 4  | 
 4  | 
| 
 3  | 
 减速机  | 
 减速机的构造、基本参数及检修技术。  | 
 1.掌握减速机的组成、作用和工作原理; 2.掌握不同减速器的性能特点。  | 
 4  | 
 4  | 
| 
 4  | 
 控制系统  |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及典型结构  | 
 1.掌握程序控制系统和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掌握机器人控制系统三类典型控制方式  | 
 3  | 
 2  | 
| 
 5  | 
 移动机器人  | 
 移动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 
 1. 了解移动机器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掌握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合。  | 
 2  | 
 2  | 
| 
 6  | 
 并联机器人  | 
 并联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 
 1. 了解并联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并联机器人的应用场合。  | 
 2  | 
 2  | 
| 
 7  | 
 协作机器人  | 
 协作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  | 
 1. 了解协作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合。  | 
 2  | 
 2  | 
| 
 8  |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起源、分类与发展; 2.了解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搜索推理技术。  | 
 2  | 
 2  | 
| 
 9  | 
 智能制造  |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系统组成  | 
 1.了解工业互联网的系统架构; 2.掌握工业机器在智能制造系统的作用及应用。  | 
 2  | 
 2  | 
| 
 合计  | 
 
  | 
 
  | 
 24  | 
||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模块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争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防真、实物等教学手段。根据项目课程《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所需材料清单配备设备和场地,并配备知识和技能较高的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配合教学。让学生感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在模块教学中,由于课时所限,所以应给学生课外学习要求、学习方向与实践要求、鼓励学生以积极态度去做,积极提升自己相关能力。如有条件的还可在课外去企业做些真实的实训。
(二)考核评价建议:
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方案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
1.项目课程成绩考核内容: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完成实验报告情况,考勤情况,以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情况。
2.项目课程考核按照课程标准中考核要求进行考核,项目实训考核占50%,项目课程期中考核占30%,项目课程期末占40%,考试采用分组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